大众网记者 李欣 菏泽报道
2024年12月10日,祁某通过互联网招聘信息,入职于山东A公司,从事车间操作工种。入职后,A公司与祁某商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祁某以忘记带身份证为由暂未签订。之后的一个月内,A公司又找到祁某要求其提供居民身份证件,以便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及办理工资卡、缴纳社保等,祁某以居民身份证丢失正在补办为由又未签成。2025年1月13日,祁某以A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为由提出辞职,并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依法裁决确立二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由A公司向其支付二倍工资。仲裁委裁决认定二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由A公司向其支付二倍工资,共计15000元。A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认为祁某属于职场“碰瓷”,遂将其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原告无需向被告支付15000元的二倍工资。
经公开开庭审理,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劳动者若故意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此索要二倍工资是否予以支持。关于该案争议焦点,首先要分析劳动者是否存有故意,需结合行为人的行为,方可“刺破”。审理法院认为,当事人祁某在用人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存有不签的故意。理由:一则调取的身份证件补办信息与祁某所述有出入。补办信息中显示,补办发生在2024年10月8日,领取时间为2024年11月6日;二则通过关联案件检索发现,祁某自2023年—2024年9月份以与本案相似的方法,经仲裁后诉至法院,向入职一月有余的山东B企业、河南C公司索要二倍工资。结合时间连续性、诉请的事实理由,祁某两年内通过入职不同用人单位,均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进行维权,可推断出在本案中存有一定故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存有故意情形下索要二倍工资的诉请是否应予支持?审理法院认为,结合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及具体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不仅作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这要求用人单位、劳动者必须遵守。“二倍工资”罚则旨在通过增加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成本,倒逼用人单位自动性地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构建规范有序、劳资和谐的就业市场。带有“处罚”性质的“二倍工资”条款,其适用前提应是用人单位存有过错而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综合庭审查明,法院依法判决山东A公司无需向祁某支付双倍工资。
本案中的祁某以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进行二倍工资索赔,其行为涉及职场“碰瓷”,具体是指利用《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保护的初衷,以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或程序瑕疵,故意制造或诱发争议,然后通过仲裁、诉讼等手段向用人单位索取赔偿金或补偿金的行为。这种“碰瓷”行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资互信,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与风险。对于企业防范此风险,在遵守法律法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自身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合理化,堵住可能被利用的漏洞。对于劳动者而言,要遵守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通过正当路径获取财富,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碰瓷”行为划清界限。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三条【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八十二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和兴网-和兴网官网-香港股票配资平台-炒股配资选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