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中,坦克、步战车、装甲车的损失量是十分惊人的,尤其是双方在前线大量布设地雷,以及使用巨量的无人机作战后,更加剧了装甲车辆的损失。
但尽管如此,双方在攻防作战中,还是希望能有足量的装甲武器补充;在战斗中有坦克支援和没有之间,自然是两个维度。
所以俄罗斯一方面仍在生产新坦克,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改装旧坦克参战,并尽量回收战损坦克修补使用。
乌克兰因为已经没有新造坦克的能力,国内的老旧坦克也早已搜罗一空,所以现在主要靠西方援助。
但西方这边早就把能找到的苏系坦克支援给了乌克兰,西式先进坦克在支援乌克兰2023年夏季大反攻时集中给了一波,后来便没有了下文。
后来继续给的只是给些豹1A5系(改装)、AMX-10RC以及当年没来得及交付的一批豹2A4,不过数量也不能满足乌军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乌军的第1坦克旅、第5坦克旅、第17坦克旅不得不改装为“重型机械化旅”,以压减坦克编制。
而在其他战斗旅中,原本大多都应是坦克营编制,但因为装备缺乏,所以压缩成坦克排或者甚至已经打空编制者比比皆是。
比如乌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第47机步旅,原定是配备美式M1A1坦克营参战;然而老美认为西式坦克上阵,必然也会遭遇迎头痛击,为避免被打了出头鸟出洋相,所以各种拖延交付。
为了让第47机步旅赶上2023年的夏季大反攻,便将当时乌军中配置最高的豹2A6坦克营配到了该旅。
结果这个豹2A6坦克营跟着第47机步旅从扎波罗热转战到阿瓦迪夫卡,前者没攻下,后者没守住,自己从坦克营打成了坦克排,后来被移交给了第21机步旅。
此时因为美式M1A1坦克营已经运抵,所以第47机步旅又“完美接装”,随后转战阿瓦迪夫卡和红军城之间,后来又到库尔斯克刷履历。
结果阿城和红军城之间的仗没挡住俄军,到库尔斯克时也没赶上好时候,结果这边也没兜住,好好的M1A1坦克营也从营级被刷成了连级,现在能用的只剩下了排级规模。
要这么打下去,乌军头号重装旅的坦克营也要“开天窗”了。
由于老美那边对继续援助M1A1坦克没有热情,所以乌克兰只能转求他方,结果澳大利亚表示可以将陆军退役的一批M1A1支援给乌克兰。
虽然澳大利亚明确表示支援是在2024年10月,但坦克准备就绪装船时就到了今年5月了。
如今,经过2个多月的长途转运,澳大利亚支援的M1A1坦克终于运抵了乌克兰。
按照澳大利亚国防部声明,澳军向乌克兰提供的M1A1坦克数量总数是49辆,目前乌军已接收其中的大部分,而最后一部分将也将在未来数月内交付。
澳方称,这笔坦克援助价值2.45亿澳元(约合1.6亿美元),是澳大利亚对乌克兰15亿澳元援助的一部分。
在这批M1A1坦克运抵后,乌克兰所得的此类坦克总数将达到80辆。
按照乌克兰陆军如今的编制,澳方支援的49辆M1A1坦克编制一个营有余,而编两个营则不足,所以其分配方式倒是可以探讨下。
第47机步旅虽然自组建以来苦战、恶仗打了不少,但运气实在不好,没捞到几个胜仗;可这个旅毕竟是堂堂“美械第一旅”,该做的场面活儿还是要做的,而且乌军只有这支部队有M1A1坦克的使用经验。
所以运抵乌克兰的第一批澳援版M1A1,很可能会全部交付给第47机步旅,使得其坦克营达到满编(或者说接近于满编),并且附带培训更多的坦克手。
在其余坦克陆续运抵后,就没必要再组建一个弱编化的坦克营配备给另外一个旅了,而是应当分编为3连或者4连,每连没必要凑10辆之数,而是以7辆或者8辆配置。
这样的M1A1坦克连,可以分别配给第33突击团、第225突击团、第425突击团之类的新锐。
如此,乌军可以尽力保持这些具备攻击能力的“尖刀部队”之装备,使得有限的重武器发挥最大效能。
但是俄乌战场这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它是一个巨大的消耗性熔炉;陆战装备只要到前线,就免不了遭受损失。
俄军既已有充足的打M1A1坦克的经验,所以以现有手段来打击“后来者”,问题也不算大;甚至因为打了M1A1的奖金更多,因此俄军的反坦克热情必然会更高些。
而对乌军来说,虽然未来难免会继续损失,但有总比没有的强;至少这批坦克谨慎使用的话,多少还是能消耗一段时间的。
和兴网-和兴网官网-香港股票配资平台-炒股配资选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